入冬了,老年人该如何度过这个坎儿
文章出处:济南红夕阳老年公寓 发表时间:2022-11-05
入冬了,老年人该如何度过这个坎儿
人们常说,老人过冬是个坎儿,冬天之所以成为老人的一个坎儿,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衰退,适应性下降,抵抗力较弱,在遭遇气候骤变,气温骤降之时缺乏自身调节能力。对于一些原来就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普通的感冒发热,若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导致原有疾病的加重。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加强对身体的防护对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护鼻
老人鼻黏膜的血运减少,鼻对病菌的黏附和对冷空气的加温作用便会减弱,以致于带有病菌的冷空气直接进入肺内,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肺疾患。鼻的防护包括鼻按摩,坚持用凉的盐开水洗鼻,并且不去人口拥挤而且密闭的公共场合,以减少病菌对鼻的侵袭,严寒的天气外出时尽量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对鼻的刺激。
护脑
据资料统计,约70%中风患者在冬季发病,这与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关。后者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在寒冷的条件下血小板也易于凝集,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冬季护脑的关键是做好预防。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失语、肢体麻木、智力减退、无明显原因的嗜睡等,遇此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护心
研究表明:气温降低会导致心脏发病老人过冬率增高。这是因为人体要抵抗低温就必须把血液从皮下血管送到身体内部保存能量,这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如果原本就有心脏疾息,将会使心脏缺血、缺氧进一步加剧,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冬季护心要加强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一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心脏疾患。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对于原来就有心脏病的老人,则不提倡冬季到户外锻炼。
护胃
由于寒冷刺激可增加血液中组织胺的含量,加速胃酸的分泌.所以胃病在冬季容易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尤其如此。冬季护胃要注意胃部保暖.饮食要温软.淡素、易于消化,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护肤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严重危害老人的睡眠和情绪,应当予以防护。防护措施包括:尽量减少洗澡次数,少用肥皂;使用电热毯取暖时,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太长、应补充水分;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老年人过冬六禁忌
一、忌蒙头睡觉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喜欢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心血管不好的老人正确的睡眠方法: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二、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注意保暖。
三、忌外出过早
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冬季老年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再到室外活动。
四、忌睡醒就起
人冬季早上醒来之后,如果立即起床,常常会导致心绞痛发作。老人醒来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
五、忌活动过剧
冬季人体消耗的能量会增多,如果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而能量的供给依靠血液,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是致命的危险。冬季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六、忌洗澡时间过长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最好有人陪护在身边。